×

皇帝谥号 谥号 哪些

历史上有哪些皇帝的谥号看起来就很厉害?秦始皇没称始皇帝的话,用什么谥号比较好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22 19:26:53 浏览26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历史上有哪些皇帝的谥号看起来就很厉害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谥(shì)号是怎么来的。

最早,周公旦、姜太公等人去世下葬之前,朝廷需要对他们生前的事迹做一番描述,于是周王朝就开始制定谥法。

所以,谥号其实就是一个人一生的写照,只不过是用了超浓缩的几个字。这些字被确定下来,然后规定什么行为可以用哪个字,这就是谥法了。

别看只有几个字。每个字在周王朝就已经确定了他的含义。后世的帝王将相,有时为了祖宗的这几个字,可以拼死拼活。

题主所说的问题如果只是茶余饭后闲聊一下,其实很简单,看谥号就知道了。

最厉害的当然是谥号里有“神”字的,因为周天子规定,只有“民不能名”的才能称“神”。历史上还没有谁的谥号有这个字。

至于历史上有“神”字的两个皇帝宋神宗与明神宗,那是庙号而非谥号。

周天子对谥号里的字做了详细解释,我们摘录部分“厉害”的看看:

经天纬地、道德博闻、勤学好问、慈惠爱民、赐民爵位等都可以称“文”;刚强直礼、威强敌德、克定祸乱等可称为“武”;安民立政称为“成”;辟土服远称为日“桓”。

不过,由于同一个字,会有不同的解释,我们不能仅凭谥号就判断这个人怎样。古代文人总能找得到擦边球来打。

比如,周天子午,谥号威烈王,周朝谥法解释是:猛以刚果曰“威”;有功安民曰“烈”。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其实他不怎么样。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单看谥号是看不出谁厉害的。比如“英文烈武圣孝皇帝”这个谥号听起来很不错,但这个人其实就是宋神宗赵顼(xū)。

我的回答完毕。喜欢的朋友就帮忙点个赞,再转发一下。谢谢!

秦始皇没称始皇帝的话,用什么谥号比较好

感谢史友的邀请,我是安定郡小书生,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秦始皇嬴政是首个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杰出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皇帝最开始应该是“皇”、“帝”两个词,当然都是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在上古时期就有“三皇”“五帝”的称呼,其中“三皇”一般认为就是伏羲、女娲、神农,“五帝”一般认为就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他们一般也就是当时部落首领,也是当时最高统治者。

之后进入夏、商、周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也随着时代发生相应的变化。如:夏朝君主称“后”,商朝君主称“帝”,周天子称“王”。但是随着春秋战国礼乐崩坏,许多诸侯国僭越称王,甚至公元前288年秦昭王和齐湣王相约共同称帝,秦昭王为西帝,齐湣王为东帝。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仅仅以“王”称呼已不足以彰显其丰功伟业,就让丞相李斯诸人商议新的称号。于是李斯诸位大臣商议之后,上奏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字,以“皇帝”作为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后新的称谓。同时嬴政更希望自己建立的秦帝国能够在子孙后代的手中一直延续下去,就自号“始皇帝”,接下来历任统治者依次称为“二世皇帝”、“三世皇帝”……

可惜事与愿违,秦帝国仅仅传到胡亥手中就二世而亡,成为南柯一梦。假如秦始皇嬴政不以始皇帝为自己的称号的话,依然会选择其他区别与“王”的称号,因为“王”的称号已经经历春秋战国各诸侯国滥用开始贬值了,最有可能会选择一个新的、从未出现的称谓也未必可知。

为什么清朝皇帝的谥号都这么好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

本来,在我国古代,帝王将相等死后,朝廷根据他生前事迹,给予一个褒贬善恶的称号,相沿成制,这种制度称为谥法,所给予的称号名为谥号。

谥号用字,有其特定解释,什么样人给予何字作谥号,有严格规定。按当时的善恶标准来评议,有善德美行的,用褒奖之字;丑恶暴戾的,用贬斥之字;忧难早天的,用怜悯之字。分别称为上谥、下谥、中谥。

一、清代谥号和谥解

唐朝以前,皇帝多用一个字为谥号,偶有用二字者。但是到了明清,特别是清朝,谥号到了皇帝一人手中,成为他任情褒贬的工具。明仁宗(朱高炽)以后直至清末,谥法成为僵死的制种人谥号的字数固定。明代皇帝17字,皇后13字,妃2字或4字,亲王1字,郡王2字,诸臣2字。到了清代皇帝21字,皇后16字,妃1字或2字,公主额附2字,和硕亲王1字,多罗郡王2字,诸臣2字。

不但如此,益解也各不相同,明代谥字谥解分三种:一为皇帝亲王所用的一字谥50个;二为郡王诸臣嫔妃所用二字谥409个;三为嫔妃专用的四字谥23个。清代谥字谥解分五等,有列圣尊谥71字,列后尊益49字,妃嫔谥41字,王、贝勒谥75字,群臣谥71字。

圣、神、聪、睿、中、高、章、信、熙、元、光等谥只有皇帝可用;慈字只有皇后可用;逊、悯等字只有嫔妃可用;修、克、比、仪、信、哀、隐、殇等字只有王、贝勒可用;桓、泰、确、理、愍等字只有臣谥使用。即使通用谥字对各种人释义也不同。 如哲字谥,用于皇帝释为“明知渊深,官人应实”,用于皇后释为“明知周道,识微虑终”,用于王、贝勒和群臣释为“知能辨物”。

再有,是由于赐谥权高度集中,使谥法随遇性很强,明代规定臣僚三品以上,清朝规定一品以上赐谥,但程序上既不让家属故吏请谥,也取消了驳议、论枉,任何人应否得谥,和给什么谥号都出自“圣裁”,而且明代每5年才集中给谥一次。这样,一方面,有些该得谥者往往被遗漏,另一方面,能讨得皇帝欢心者,即使非常卑微也可得谥,甚至是极美之谥。以至明代有奶妈、方士得谥的。

二、恶谥的取消

明代除诸王以外,大臣只有一例恶谥。在清代,在谥字中干脆取消了恶谥,任何人都不再赐于恶谥。

明清取消恶谥,渊源于宋代郑樵等学者的议论。 郑樵《通志·谥略》 研究谥法历史,正确地揭示了谥法之初并无恶谥,在对当代 谥法评判时,他提出立谥的本意,是为了辨别昭穆,给谥的 要义,是要尊隆死者。 从人之常情说,活人有罪恶,在其死 后也不再去追究。从先王之制说,对于大臣,死后总是予以 优恤,“生虽侯伯,死必称公,生不逾等,死必加等,岂有称 生之号有隆,而命死之名有亏乎!”从人心来说,“子曰:父在 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矣。不若是, 是不当于人心。”因此,郑樵认为,“有德则谥善,无德则谥 恶既“不合乎古道”,也“不合行于今之道”。“恶谥非所以加 君父也。”

元代统治者就已受郑樵此论的影响,不给宗室大臣恶谥。明代社会君臣关系更为复杂,况且有东厂、西厂等特务 机构去残酷地对付大臣中的“犯上”者,所以皇帝也就没有多大的必要用谥法去惩戒臣僚了。

三、给谥数量剧增

据统计,西汉到清末,历代宗室、百官得谥者共10473人,而 明清两代就有5935人,占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九。原因大致有三 方面:一是谥法由辱典变成褒器以后,人们不必畏惧得恶谥, 于是用各种手段为死者请托钻营以求赐谥号。二是明清两代 党争、农民起义、外患不断,为了褒奖惠义以激励更多的人 为巩固封建统治卖命,两朝给死义之士特谥的数量很大。三是清朝前期给1700多名明代思烈追谥,加大了基数 。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步步地走向半封建半殖民 地社会,但封建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并没有多大变化,所 以谥法仍然照行不辍。直至辛亥革命以后,那些遗老遗少, 还以得到暂时栖居故宫的小朝廷的谥号为荣。

中国最后一个皇帝的谥号是什么

光绪帝的谥号应该是最后的谥号

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清朝皇帝的谥号为什么那么长

所谓谥号,最初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性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

谥号在唐之前大多都是一个字或两个字,有着严格的评定方法,如汉武帝的谥号是“孝武帝”,所以后世都简称其汉武帝,这是美谥,而亡国之君,如隋炀帝,亡国后唐朝追谥“炀皇帝”,这是恶谥。

唐建立后,随着隋朝科举制的顺利延用,门阀世家的特权进一步下降,皇权加强,谥号开始泛滥起来,如唐高祖的谥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谥号比之前朝代加长不少,而且以后历代帝王不是亡国之君的基本上都是美谥,唐宋差不多都是如此。

到了明清时期,皇权高度集中,皇帝唯我独尊,庙号都是好的庙号,谥号也是又长又好的美谥,谥号评定的功能彻底作废,成为皇帝神化自己的方式之一,明皇帝一般有17字谥号,清皇帝一般有23字谥号,都是美谥,谥号越长越代表一个皇帝的伟大,所以到清时,皇帝的谥号都是那么长。

孙权谥号为“大皇帝”,为何谥号这么霸气他有何功绩敢称大帝

孙权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虽然他不是大一统的皇帝,但他却是历史上第一位被尊为大帝的皇帝。孙权死后谥号为“大皇帝”,后世称之为东吴大帝。作为割据江南的草莽皇帝孙权居然能被官方称之为大帝,也是出人意外。

翻看古今中外历史,世界上皇帝有很多,但是敢称之为“大帝”的人少之又少,尤其是在世界上但凡能称之为大帝的人多数是政绩斐然,功绩伟大的君主。

当然,世界上称之为大帝的人都是民间的尊称,比如民间尊称清朝的康熙皇帝为康熙大帝,实际上康熙的谥号和庙号中都没有大帝的称谓,还有像外国的凯撒大帝和彼得大帝等等。而孙权和康熙、凯撒、彼得一世相比,他的政绩、功绩和成就都远不如他们,为何孙权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尊为大帝的皇帝呢?

其实在孙权之前也有人被称为过大帝,这个人就是汉高祖刘邦的老爹刘太公刘煓,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刘太公在86岁去世后,谥号为“大皇帝”,但实际上刘太公与孙权不同,他并没有真正做过皇帝。

所以孙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尊为大帝的皇帝,在他之后在中国历史上敢用大帝作为谥号的人少之又少,几乎都是历朝历代开国皇帝追尊自己的祖先才称之为大帝,孙权之后只有唐高宗李治死后被妻子女皇武则天上谥号为“天皇大帝”,再之后几乎无人敢称大帝了。

孙权的大帝称谓是来自于他的谥号大皇帝,中国的谥法源远流长,最早是起源于西周时期,是对一个人一生的盖棺定论,对其一生所作所为的总评。比如周朝时期的周文王和周武王父子称呼中的“文武”二字即是谥号。

谥法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经被废除,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之后又恢复了谥法,此后一直流传至清朝灭亡,谥法成为了封建统治的标配。

在古代上至皇帝,下至平民,死后都可以用谥法追谥,只不过朝廷颁布的谥号是属于具有官方权威性的谥号,是真正的对一个人盖棺定论了,而民间平民百姓给自己先人上谥号,那就叫私谥,是不具备官方权威性和认可性。

从周朝时期谥法开始流传,一直到清朝时期,历朝历代都会对谥法进行一些修改,但不论如何修改,帝王之中的谥号以文武二字最好。

谥法中有云“修德来远,慈惠爱民,曰文”,这意思就是有仁德,行仁政的皇帝可以上谥号为文。“克定戡乱,威德海内,曰武”,这意思就是平定战乱,武功强盛的皇帝可以上谥号为武。

与孙权同时期的三国魏国奠基人曹操在死后,他儿子曹丕篡汉称帝建立魏国,追谥父亲曹操为魏武帝。曹操一生东征西讨,统一了北方,武功极其强盛,确实谥号为武对他很贴切。而武字的谥号在后世大多也用在开国之君身上,毕竟开国之君都是东征西讨,以武立国。

本来文武二字在谥法中算是帝王最高的谥号,但是在西汉刘邦时期开创了一个比文武二字还要高级别的谥号,那就是高字。

其实刘邦的汉高祖称呼是民间对他的俗称,刘邦的谥号为高皇帝,庙号为太祖,而《史记》中司马迁称刘邦为高祖,实际上是把他的谥号和庙号相结合了,此后民间也就俗称刘邦为汉高祖,按照唐朝之前以谥号称呼皇帝,刘邦实际应该称之为汉高帝。

在最初的先秦谥法中是没有“高”字这个谥号,刘邦去世后,西汉的大臣们特意为刘邦研发出了这个“高”字谥号,按照北宋苏洵给谥法做注释的解释来说就是“殊业同天为高,德配万物为高”。

其实在先秦谥法中还有与“高”字含义相近的谥号那就是“大”字,按照先秦谥法“则天法尧曰大”,也就是这意思能像尧舜那样的贤人才能称之为“大”,因此这个“大”字谥号才算是千古帝王中最高谥号,但是古人都谦虚,没有哪个皇帝敢自比尧舜的,所以文武二字成为皇帝的最高谥号。

但是到了西汉这里,群臣认为刘邦功绩远高于尧舜,帝王谥号中最高的大、文、武三个字已经不足以评价刘邦,而且刘邦老爹刘太公死的时候已经用了大皇帝谥号,于是就特意给刘邦制定了一个与天地同高,德佩万物的“高”字谥号。所以这个“高”字其实就是大臣们给死去的刘邦拍马屁。

看到这就明白了,合着孙权的“大”字就是低配版刘邦的“高”字。孙权毕竟只是占有江南地区偏安一隅的草头皇帝,他死后吴国的大臣们即便想拍马屁,也不好意思拿刘邦的高皇帝谥号来吹捧他,毕竟孙权比刘邦差太远了,所以他们就选择了先秦谥法中的大皇帝来给孙权上了谥号。

不过别看孙权这个大皇帝谥号霸气威武,实际上按照先秦谥法来看,孙权的谥号还真不如曹操的魏武帝谥号,顶多和刘备的昭烈谥号差不多。

因为在先秦两汉时期,除了刘邦的高皇帝之外,几乎没人敢用“大”字作谥号,这就是由于古人谦虚没人敢自比尧舜,所以在先秦两汉时期公认的帝王最高谥号就是文武二字了,久而久之文武二字成为了谥法中最高的谥号,而“大”字反而逐渐被人们淡忘。

刘备谥号为昭烈帝,他这“昭烈”两个字的含义其实是参照了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光武”二字谥号。“光武”二字是在武字的基础上的加谥,刘秀本来谥号应该就是“武”字,但由于西汉有汉武帝,所以刘秀死后群臣给他整出了一个“光武”的谥号,这意思就是就是发扬祖业,使祖业更加兴盛。

刘备的“昭烈”二字含义也和“光武”差不多,其含义是光大祖业,立有大功,而刘备并没有像刘秀成就那么高,他毕竟只是割据巴蜀的皇帝,因此刘备死后被诸葛亮等群臣追谥为昭烈帝,这个谥号也要比光武帝的谥号低一些,昭烈算是低配版光武。

所以说在曹操、刘备、孙权三人中谥号最高的其实还是曹操的魏武帝谥号,孙权和刘备的谥号还是低了曹操一些。

在孙权之后,历史上几乎也很少有皇帝使用“大”字作为谥号,一般都是用在追谥祖先上面,这就因为刘邦创造出了比它更高一级的“高”字,像明太祖朱元璋死后谥号就是高皇帝,尤其是在唐朝之后,皇帝谥号字数越来越多,因此也都以庙号称呼皇帝,很少再用谥号称呼皇帝,所以“大”字这个谥号在孙权和唐高宗李治之后使用的人也就越来越少。

巧合的是,以庙号称呼皇帝还就是自唐高宗李治之后开始,在唐高宗之前称呼皇帝都是以谥号称呼,比如汉文帝、汉武帝、魏武帝、魏文帝等等。

唐高宗死后,他老婆武则天为了表示对老公的尊敬和追思,一口气把原来只有一两个字的谥号变成了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简称之后还称为天皇大帝,所以武则天开了把皇帝谥号字数变多的先河,此后历朝历代皇帝谥号字数都无限延长,最后都出现了二十多个字谥号的皇帝,所以后世也只能以庙号称呼皇帝了。

写在最后

因此别看孙权的东吴大帝谥号看起来很霸气,实际逼格并不高,而且大帝的称谓也只是在西方来看是对皇帝最高的赞誉,但实际在中国的谥法中反不如文武二字。

当然,孙权能有大帝的谥号对他来说也是过誉了,以孙权的功绩和成就很明显大配不上这个德配尧舜的“大”字谥号,不过在古代帝王谥号大多都是赞誉过度,毕竟皇帝都得往高了抬一抬。

所以只开创了东吴三国鼎立,功绩和成就都并不显著的孙权在死后就被东吴群臣追谥成了东吴大帝。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烈是个好谥号吗除了刘备历史上还有哪位皇帝或皇后谥号为烈

谥法有很多种版本,按照《逸周书,谥法解》的说法,烈属于上谥,“有功安民曰烈;秉德遵业曰烈;圣功广大曰烈;海外有截曰烈;业成无兢曰烈;光有大功曰烈;戎业有光曰烈;刚正曰烈;宏济生民曰烈;庄以临下曰烈”,简单说,谥号为“烈”的人(谥号并非只有帝王才有,诸侯、有地位功业的大臣都可以有,甚至还有“文中子”(隋朝人王通)这样的“私谥”)应该在其一生有文、武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或者为扩大海外影响作出巨大贡献,或者对民生有巨大帮助,或至少在仪表风度上给属下留下深刻印象,等等。

“烈”在古代汉语中最初的意思,是“业”的通假字,“事业、功业”最初也写作“事烈、功烈”,因此谥为“烈”的人一般都要求功业不凡。比如战国时的赵烈侯(赵籍),是赵从晋国家臣升格为诸侯的关键人物,在位期间开疆拓土、保境安民,打败劲敌中山国,并将都城从行动不便的中牟,迁到了易于进取的邯郸,从此奠定了赵国作为战国强国的基础;韩烈侯韩取在位期间国势强盛,屡屡战胜郑国,为最终灭郑迁都定下基调;楚考烈王熊在位期间攻灭鲁国,让一度因白起入郢趋于没落的楚国为之一振……汉朝卫青谥号为“长平烈侯”,他本人是善终,这个“烈”同样是“功业”之意。

进入帝王时代,“烈”最初的含义没有什么变化,因此最初获得这个谥号的不论是否皇帝,基本上都是赞美其文治武功的原始意义,如刘备谥号汉昭烈皇帝,这个“烈”就是歌颂其“恢复汉统”的“功业”,而不是讽刺其在夷陵之战中碰得头破血流然后活活气死“变成烈士”.。

但到了唐宋以后,“烈”在公众眼中的意思逐渐和“业”分离,而带有“壮烈”之类“牺牲性含义”,虽然仍然是美好的意思但终究给人“不得善终”的异样感,因此自此以后谥号中通常只有一两个字的臣子虽然谥中“烈”仍然不少,但有此谥号的很多都是“烈士”,比如清代名将任举,因为在金川之役中英勇战死,谥“勇烈”,湘军、楚军将领滕家胜.、高连升、李佑厚分别谥“武烈”、“勇烈”、“壮烈”,他们也无一例外是在战场上战死的。

明清两代帝王的谥号都很长,最长的努尔哈赤,谥号长达25个字,可以说但凡美谥几乎“一网打尽”,但偏偏“烈”却绝少出现:明代包括死后追尊的皇帝在内,有“烈”在谥号中的只有一个崇祯(南明弘光帝谥“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清顺治改谥“庄烈愍皇帝”),清朝则一个也没有,而崇祯恰是明清两代唯一一个无争议的“烈士皇帝”(明建文下落不明,南明几个皇帝不受官方承认)。

而在明以前,谥号中有“烈”的皇帝要多一些:

宋代帝王谥号有“烈”的有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神宗(初谥“英文烈武圣孝.”,后改“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体元显道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四版都有“烈”字)、南宋理宗(建道备u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四位,这四位都是善终,他们的“烈”都是“功业”本意,其中太宗灭宿敌北汉,神宗击败西夏,理宗“端平入洛”,联合蒙古消灭金朝,雪了靖康之耻。可见,宋代的“烈”遵循了谥法古意。

唐代帝王只有最后一任皇帝李柷谥号“昭宣光烈孝”有一个“烈”字,他不过是朱温傀儡,后被害死,其“烈”显然已是“烈士”之意,而非有何“功业”可言——事实上这个谥号也是消灭了朱温后梁政权、自称“恢复唐朝”的后唐第二位皇帝李嗣源给的。

五代十国帝王谥号有“烈”的,有后唐懿祖朱邪执宜(谥“昭烈”,追赠)、后蜀高祖孟知祥(谥“文武圣德英烈明孝”);

辽金帝王谥号有“烈”的,有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谥“大圣大明神烈天”)和他的皇后(述律平,临朝称制,谥“贞烈”)、金景祖完颜乌骨廼(追赠,谥“英烈惠桓”),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初谥“文烈”,改谥“体元应运世德昭功哲惠仁圣文烈”)、德宗完颜宗幹(海陵王完颜亮生父,追尊并谥“宪古弘道文昭武烈章孝睿明”,后金世宗追废为辽王,改谥“忠烈”),辽金两代谥号中有“烈”的帝王没有一个“烈士”;

西夏唯一谥号有“烈”的帝王是开国皇帝李元昊(谥“武烈”),他是被儿子谋杀的,勉强算“烈士”,但得到这个“烈”应该还是出于其继承父亲“西掠吐蕃健马,北收回鹘锐兵”战略并发扬光大,多次击败宋、辽军队并称帝一方的“丰功伟绩”。

南北朝和十六国时期谥号为“烈”的帝王有陈始兴王陈道谭(陈霸先长兄,追封,谥“昭烈”)、前凉张茂(前赵刘曜谥“威烈”)、张重华(东晋谥“敬烈”)、前秦世祖苻坚(后秦谥“壮烈天王”)、西燕肃宗慕容泓(谥“烈文”)、代王拓跋翳槐(谥“烈”)。这些人的情况比较复杂,其中陈道谭是在侯景之乱中为梁朝战死,苻坚是被追谥他的后秦姚苌所害,属于“烈士”,但他们同时也确有配得上“烈”谥法本意的事迹,而其他几位则并不是“烈士”。

除了这些帝王之外,谥号中有“烈”的还有大名鼎鼎的“安史之乱”始作俑者安禄山(谥号“大燕昭烈皇帝”),他是被儿子谋杀、诈称“被贼人所害”的,算不算“烈士”就不好说了。

综合来看,唐代以前帝王谥号一般只有一两个字,出于“概括主要事迹”的考虑,很少会把“烈”当成谥号,唐以后“烈”很容易被理解为“烈士”、“不得善终”,因此虽然谥号越来越长,但帝王谥“烈”的同样不多。

其实就算在谥号的发源地——东西周,“烈”也并非没有被滥用:东周烈王姬喜就没什么“功业”可言,东周威烈王姬午更是“三家分晋”的当事人。

皇后谥号与皇帝谥号有什么关联评定皇后谥号的标准是什么

阴丽华,历史上第一个有谥号的皇后。

说到谥号,想先谈几个中国古代关于称呼的基本概念。

谥号:可以理解为对一个人的盖棺定论,就是后人对前人的评价。一般来说是用几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性的评价。谥号用字有相对较为固定的一个范围。《逸周书*谥法解》里对谥法用字都一一做了列举和解义。

庙号:古代的君主去世后会被供奉于庙,所以有一个庙号奉祀时用,庙号也是对君主的一个评价。庙号起源比较早,早在商代就有了庙号,但并不是每一位商王都有庙号,只有特别有功绩的才有。比如开基立业的太祖商汤;功劳高的高宗武丁。

年号: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方式,以皇帝在位时间为标准,汉武帝首创。

尊号:如“皇帝”、“太上皇”、“皇后”这类称号就是尊号。上尊号的可以是还在世的,也可以是已经去世的。为在世的帝、后所上的尊号,用美好的字来称呼,又叫作“徽号”。

皇后的谥号:明确知道有皇后的朝代是从汉代开始。汉代皇后有谥号并不普遍。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第二任皇后阴丽华开始有了谥号:光烈皇后。从这个谥号看是从帝谥。汉代之后皇后的谥号与帝谥的联系不大,一直到了宋代才有皇后的谥号从帝谥。元代皇后没有谥号。明清的皇后谥号也都和皇帝的谥号配套。

比如明太祖谥号最后一个字“高”,用谥号简称“高皇帝”;马皇后的谥号最后一个字也是“高”,用谥号简称“高皇后”。

清代咸丰皇帝谥号简称“显皇帝”,慈禧的谥号简称“孝钦显皇后”,慈安的谥号简称“孝贞显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