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则徐简介 了解

历史上的今天,林则徐虎门销烟您了解这件事吗?林则徐被贬斥新疆时,伊犁将军为何殷勤地送野猪肉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03 03:28:32 浏览16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历史上的今天,林则徐虎门销烟您了解这件事吗

林则徐(1785——1850)

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竢村老人、竣村退叟。1785年8月30日生于福建福州城左营司巷。父林宾日,以教书为生。则徐四岁发蒙,童年即擅文知名。中秀才后就读于鳌峰书院,开始注意经世致用之学。1804年中举。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外出当塾师。1806年秋,到厦门任海防同知书记。1807年初,于福建巡抚张师诚幕,颇受赏识,积累了先朝掌故和兵、刑各类知识。1811年中进士。1814年授编修。历任国史舘协修、撰文官、翻书房行走、清秘堂办事、1816年丙子江西乡试副考官和1819年已卯会试同考官、云南乡试正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参加宣南诗社的诗文酬唱活动,在京期间曾与黄爵滋、龚自珍、魏源等人相过从。1820年任浙江杭嘉湖道。1821年,借口父病辞官回籍。1822年署浙江盐运使。1823年初升任江苏按察使,署江宁布政使。1827年补陕西按察使、署布政使。年未,因父死回籍守制。1830年服阕,授湖北布政,调河南布政使。1831年,又调江宁布政使、升任河东河道总督。1832年春,调江苏巡抚,兴修白茆、浏河等水利。1837年初,升湖广总督。是时鸦片走私已引起朝野的普遍注目,在对太常少卿许乃济弛禁论与鸿胪寺卿黄爵滋严禁论的复奏中,严禁派林则徐为代表,力驳弛禁派的言论。在上道光帝的奏折中,他忧心忡忡地警告说,放松对鸦片的禁绝,其危害无法估量,“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御敌之兵,且无可充饷之银!”他的意见受到道光帝的重视。1838年11月9日,旨召他进京。12月26日到达。在连续8次的召见中,他力陈烟禁特別是杜绝鸦片来源的重要性和禁烟方略,深受道光帝的赏识。12月31日,特命为钦差大臣,加兵部尚、右都御史衔,驰驿前往广东。1839年3月10日抵广卅。在此之前,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巡抚怡良等地方官员已经采取一系列严厉禁烟措施,并表示竭诚与林则徐同心协力。3月19日,林则徐会同邓、怡等传讯十三行洋商,责令转交谕帖,命外国鸦片贩子限期缴烟,收缴英国趸船上的全部鸦片。6月3日起,在虎门海滩全部销毁。9月4日,义律率兵船在九龙山海面挑起炮战,道光帝因广东连获小胜而盲目虚骄,下令停止英国贸易。1840年1月5日,实授林则徐两广总督,邓廷桢调两江总督。6日,英军发动侵略战争,7月初犯浙江,5日陷定海。8月,道光帝改变对英抵抗态度,命直隶总督琦善在白河口接受英国公文,与义律谈判,以重治林、邓,赔偿烟价,换取英军退兵南下。不久,又接连下旨斥责林则徐办理不善。9月28日,命对二人交部严加议处,林则徐即行来京候议。以琦善暑粤督,于11月29日到广州,开始与英军议和。1841年1月20日,琦善与查理•义律订立穿鼻草约,英占香港,琦善获罪。3月13日离粵,锁拿解京。4月16日,,赏林则徐四品卿衔,命驰赴浙江军营。6月28日,道光帝又以广东战败,归咎林则徐办理不善,革去四品卿衔,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赴戍途中,黄河在开封祥符决口,奉旨赴祥符工地效力。1842年3月工竣,仍赴戍地。12日10日,抵伊犁,在戍所时刻不忘国事,带病研讨新疆史地,讲求防边强边之策,协助废地垦务,兴修水利,奉旨历勘南疆垦地,推广坎儿并和纺车。1845年11月释还。12日2日,命以三品顶戴署陕甘总督。1846年4月,授陕西巡抚。1847年4月,升云贵总督。1848年赴大理镇压各地汉、回人民起义。1849年8月,因病重奏请开缺,回乡治病。1850年4月,返抵福州。时广西天地会起义蓬勃发展,清廷震惊,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迅速前往镇压。11月5日,自福州起程。11月22日,逝世于广东普宁县行馆,终年66岁。死后晋赠太子太傅,溢文忠。所遗奏稿、日记、公牍、书札、诗文等辑为《林则徐集。》

林则徐被贬斥新疆时,伊犁将军为何殷勤地送野猪肉

这并不奇怪,可以说林则徐最终得以脱身,任职甘陕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其中也有时任伊犁将军布彦泰的一部分功劳,这是一位着着眼于地区发展,重视民生疾苦,在戍边、农田、水利等方面,有着巨大贡献的“总统”级大员。

为何称之为“总统”呢?驻防将军中,伊犁将军所统辖的地域最为广阔;辖下高级军政官员最多;名号前大多冠以“总统”称谓。

那时候,真抓实干尽心办事的官员不多,布彦泰就是诸多“异类”中的一员,某词条上的“主要成就”一栏,标注为“帮助林则徐”,写的倒是没错,但是相对布彦泰的功绩来说,叙述面太窄了。

布彦泰,珠尔杭阿之子,父子都不是什么太过显山露水的人物,珠尔杭阿虽然隶属满洲正黄旗,但其初期荣华富贵可都是自己靠战功争取来的,职位低了些,但说他与福康安和海兰察是袍泽关系也不算错,否则天大的机会怎么会最终落在他头上。

看着最近的新闻,即便以前不知道的朋友,现在廓尔喀的大名也如雷贯耳了吧,骁勇善战的民族,哈里王子参军时期的近卫保镖都是廓尔喀战士,历史上,廓尔喀首领曾经向大清投降。

将廓尔喀首领押解京师,这可是天大的肥差,谁都知道官阶的提升几乎是必然的,福康安把肥差给了谁呢,就是珠尔杭阿,布彦泰的老爹,乾隆心里高兴,直接将珠尔杭阿图形紫光阁,攥拔御前侍卫、正白旗护军统领,后在嘉庆年间又力擒行刺皇帝的陈德,被提拔为副都统。

布彦泰在道光初年,还只是个头等侍卫,通过自己的打拼和老爹的人脉历经十八年,坐到察哈尔都统。又过了两年,即道光二十年,布彦泰升职伊犁将军。

林则徐是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到达伊犁,头天刚到,林则徐被好友邓廷桢等人接入城中,首先拜会了布彦泰,而布彦泰估摸着林则徐大概安顿停当,转天就登门拜访,这令林则徐十分感动,那时候的满洲朝廷大员很少有这么没架子的,自己被贬至伊犁,没想到布彦泰竟然反过来看望自己。

大清官员拜见上级领导,有送礼的还有直接给银票的,这是潜规则,布彦泰不单主动上门,还连续三天登门拜访给林则徐带来了大米、白面、猪羊、鸡鸭,至于野猪肉,那年代那地界多的是,一次狩猎就能猎获很多,没啥稀奇。

林则徐在家书中写到:“布彦泰人才儒雅,公事亦甚明练。”

背靠大树好乘凉,有了布彦泰这棵大树,可以说林则徐也没遭什么罪,当然这只是相对来说,相对内地的环境,当时伊犁的条件还是比较艰苦的。

布彦泰对林则徐的“罪臣”身份并不介意,本着人尽其用的原则,他请求林则徐帮助自己治理水利并掌管粮饷等要务,这绝对算是重用,一般人碰不到这差事,对于某些人来说,这可是肥差,但布彦泰出于对林则徐的信任,直接就把差事交给他办了,顺便也能给林则徐增加点收入。

林则徐本是内地人,对关外气候严重不适应,何况但是的伊犁呢,不久就病倒了,布彦泰对他更加关照,而且非常自责,不该让林则徐操劳,其实他给林则徐的已经是高薪闲差了,不过除了寻医问药以外也不是没有弥补的方法,林则徐心系政务,布彦泰破例把邸报借给他看,布彦泰爱画,林则徐为其题诗,渐渐二人成了莫逆之交。

布占泰几次三番的上疏道光帝夸赞林则徐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道光帝也不傻,当时某些人给林则徐下绊子,有的是林则徐的对头,有的是皇帝的嫡系,虽然同样是让林则徐倒了霉,但是嫡系们的目的是为了帮道光甩锅。

道光的日子也不好过,条约签订之前一个人双眼通红,在大殿里溜达了整整一个通宵,他当然知道林则徐是冤枉的,纯粹是给自己顶锅,本来就想风声一过再次重用,没想到布彦泰一个劲的夸奖林则徐,证明林则徐虽遭贬黜,但并没有什么怨言,对清廷还是忠贞可鉴的,所以缩短了“贬黜期”,仅仅3年多就复用林则徐并委以重任。

布彦泰和林则徐的友情深厚,这其中有个人之间的惺惺相惜的原因,也有在工作中达成超高默契的原因,还有就是林则徐的个人工作能力原因。

在布彦泰身上很难看到官二代的影子和架子,对于诸多汉臣,尤其是诸多被贬黜的汉臣,布彦泰并没有心存芥蒂,也没有心存轻视,更是违规没有对林则徐进行严密监视,林则徐为新疆做出的巨大贡献,可以说是二人共同的成果,堪称边吏楷模。

林则徐为新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是水利,二是垦荒,其实最大的贡献就是背地里出主意,配合布彦泰保住了新疆驻防,这个问题清廷足足争执了四个多月才罢休。

撇去林则徐这一节呢,布彦泰的功劳还在于维护了领土完整,张格尔一脉的叛乱持续了几十年,是布彦泰将其势力驱除出境;浩罕纠集张格尔的哥哥再次入侵也是被布彦泰击退;平定和卓叛军,护卫疆土,粉碎了分裂行为。

布彦泰治下清明,对重大案件的办理上一丝不苟不假人情,不徇私舞弊,同样也不畏权贵,在他身上同样有着林则徐一般的非凡品质,荣宠加身的时候不招摇,不变质,同样被贬官的时候也没有抱怨,低调做人、做事。

布彦泰这个伊犁将军,可谓军政一把抓,责任重大,所以他在保国戍边、屯田垦荒、兴修水利、重用人才、整饬地方吏治、发展生产、改善民生方面都有着巨大的作用。

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子孙后代结局如何过得怎么样

林则徐的一生也算得上是大起大落,早年曾任湖广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但等到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林则徐却被道光皇帝当作替罪羊,不仅被革去官职,还被发配到新疆戍边。

但不管面对任何遭遇,林则徐始终践行他的那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在新疆他不顾年高体衰,从伊犁到新疆各地“西域遍行三万里”,实地勘察南疆八个城,为西北边防做出巨大贡献。

四年后,他重新被道光皇帝启用,先后担任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最终病逝于任上,享年六十六岁,死后清廷晋赠其太子太傅,谥文忠。

在林则徐死后,他膝下共留有三儿三女:长子林汝舟、二儿子林聪彝、三儿子林拱枢;以及大女儿林尘谭、二女儿林普晴、三女儿郑林氏。

林汝舟:出生于1814年,是林则徐的长子,因此从小就被重点培养,等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24岁的林汝舟就高中进士,殿试位列第二甲第六名,也就是全国第九名,被授予翰林修史的职务,官衔为正七品。

因为林汝舟不善言辞,又性格内心,平时只爱读书,所以不善于钻营权势,也从不参与任何朝廷斗争和政事,一门心思只整理史书,因此一直没有得升迁,但也没有遭到任何无妄之灾,算是一生平平稳稳,还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

后来林则徐去世后,朝廷感念林则徐的功劳,将林汝舟升迁为侍讲,官衔为从四品,主要职责也是也为文史修撰,编修与检讨。

十一年后,林汝舟因病去世,享年47岁,其后代也大都归隐,未投身政坛。他的一个四代孙,叫做林鸿汉,曾担任是金陵石化职工大学的校长。

林聪彝:出生于1824年,虽然是林则徐的二儿子,但从小聪明伶俐,因为备受林则徐的喜爱,并且他和大哥林汝舟不一样,从小就立志要当大官。但可惜的,这位林聪彝读书没有哥哥厉害,一直都没能考中科举,甚至连举人都不是。

等到林则徐去世后,朝廷感念林则徐的功劳,就召29岁的林聪彝入京,赏给他举人身份、补内阁中书,林聪彝这才正式踏入仕途。

要说,这林聪彝虽然读书不行,但当官却是一把好手,他先是巴结上浙江巡抚左宗棠,因此被特授浙江衢州知府,接着又因协助左宗棠镇压太平天国,被授予浙江按察使,官阶正三品,拥有很大的实权。光绪四年(1878年)病逝家中,享年55岁。

目前在福建福州还留有林聪彝的故居,位于宫巷24号,其故居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是清末福州最大的豪宅之一。

2005年5月其故居被公布为省及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外,林聪彝的子女比较多,占了林则徐后人的三分之二,不过没什么比较出名的人物。

林拱枢:出生于1827年,作为幼子,林拱枢一直随侍在林则徐左右。

等到林则徐病逝后,林拱枢和哥哥林聪彝一同被朝廷赏赐举人身份、补内阁中书。此后,林拱枢在刑部历事十余年,先后担任刑部坐办、员外郎,后迁任江南道监察御史,官阶正五品。

林拱枢这一脉的后人虽不多,但却出了不少名人,比如其孙子林步随是晚清最末一代翰林,曾孙凌青是中国著名外交家,还有林曾同、林兴、林锦双等人,都是抗战时期的民族英雄。

至于林则徐的三个女儿,长女林尘谭嫁给了刘齐衔,刘齐衔曾官至河南布政使。三女儿名字未知,因为她的丈夫叫做郑葆中,所以称呼她为郑林氏,这郑葆中只是一个秀才,并未出仕,所以除了名字之外,没有留下任何记载。

至于林则徐的二女儿林普晴,是这三个女儿中最有成就的。她的老公,是林则徐的外甥、晚清重臣沈葆桢。早年沈葆桢家境贫寒,林普晴自幼不进厨房,但嫁入沈家后,她下厨房认真做好饭菜,很得婆婆的称赞。

后来沈葆桢入翰林,林普晴也跟随一同到北京居住;再接着,沈葆桢一路官运行通,受到咸丰皇帝的重视。当时正值太平天国起义暴发,福建、江西一带战火纷飞,鉴于沈葆桢通晓兵道,咸丰帝边派为江西广信知府。

沈葆桢带着林普晴一同到战火连天的广信地区上任,当时太平军己攻下金陵,正乘势向四方出击,广信府是他们的攻击目标之一。

有一次,沈葆帧到各属县募兵筹饷,只留下夫人林普晴坐镇上饶,这个时候大批的太平军蜂拥而至,试图拿下上饶城。城中无主帅,许多官员竟收拾细软,携家眷仓惶出逃。

这时候林普晴却临危不惧,她找到城中守军的头领,商议好守城之策,并毫不犹豫地打开府库,拿出所有的存粮犒军。守军在城墙上浴血奋战,林普晴则亲自率领城中妇女做饭送上城墙,军中将士深为沈夫人的义举所感动,都誓死并守城池,最终击退太平军。

后来,沈葆桢任江西巡抚,公务繁忙,凡是奏章、信札、密件等都由林普晴负责管理。公元1873年中秋之夜,林普晴病逝宫巷家中,享年53岁。

当时人们特意用了这样一副挽联来评价她:“为名臣女,为名臣妻,江右佐元戎,锦缎夫人分伟绩;以中秋生,以中秋逝,天边图皓魄,云裳仙子证前身。”

林普晴和沈葆桢共生有五子(沈玮庆、沈莹庆、沈瑶庆、沈瑜庆、沈璿庆)五女,其中四儿子沈瑜庆为贵州最后一位巡抚,辛亥革命时交出贵州政权,1918年九月初二日卒,宣统帝谥为敬裕。

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为什么下场那么凄惨

1839年5月12日,林则徐强制从英国驻广州“十三行”商务总监督义律等烟贩手中,邀获了大量鸦片,并于年6月3日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销烟一直延续了二十多天,至6月25日结束。共销毁鸦片19187箱又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

虎门销烟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鸦片在中国的泛滥,在民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让中国广大民众对鸦片危害性有了深刻的认识,看清了帝国主义利用鸦片残害国民的本质。通过这次禁烟,林则徐被国人尊为民族英雄,一直传颂至今。

另一方面,禁烟运动大大损害了英帝国主义的利益,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侵华战争,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节节败退,时任清帝的道光气急败坏,将“替罪羊”林则徐发配新疆伊梨,幻想以此来平息战争。可惜事与愿违,英帝国还是照打不误。

林则徐为人刚直不阿,为官兢兢业业,一心为国为民,最后还抱病应召去广西镇压广西太平天国起义,舟车劳顿之下加上严重腹泻,最后落得了客死异乡的凄惨下场。为什么林则徐的下场这么凄惨呢?这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和清政府的腐败、道光帝的昏庸懦弱脱不了关系。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说来话长。清朝从乾隆晚期开始,就已经是走下坡路了。当时清朝的政策是闭关锁国,不搞对外贸易不搞外交。但是有一样东西当时清朝却不禁止,这个东西就是鸦片。

(林则徐)

当时的清朝府是允许民间种植和吸食鸦片的,也为后来的事件埋下了隐患。经过嘉庆帝,到了道光帝上位的时侯,发现国库极度空虚,每年大量的白银外流,甚至严重到影响了国内货币的流通,这罪魁祸首就是鸦片,而且还是从海外流入来的。

这时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是不假,但还是唯一保留了广州这个对外通商口岸,英帝国将他们的一些纺织品运去印度,换来鸦片贩卖给清朝子民,纯度高一级,哪些长期吸食,上了瘾的清朝子民当然争相购买了。 白银的大量流失,鸦片的泛滥也极大地摧残了吸食者的身心健康。这时候,时任两湖总督的林则徐任上书道光,痛陈鸦片的危害:

“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本来道光对禁烟还犹豫不决,读后深为所动, 于1838年12 月31 日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出使广东去查禁鸦片。于是便出现了上述虎门销烟一幕。禁烟之后财路被断,羞恼成怒的英帝主义当然不会善罢甘休,想方设法挑起事端,1840年6月,英军以林则徐销烟为借口,以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发动了侵华战争。

(道光帝)

林则徐早有先见之明,在禁烟期间已在广州广筑炮台,严密的防守使英军无功而返。果然是良将之下无弱兵,但很可惜,这也是鸦片战争中,清朝军队为数不多的胜利之一。

受挫的英军炮台一转,先是沿海岸北上攻占了定海,并于8月9日抵达天津港口,兵锋直指在北京的道光帝。道光帝吓得魂飞魄散,开始萌生了将林则徐作为“替罪羊”的想法。 这时侯轮到主和派大侫臣琦善登场了,战争形势也随之急转而下。

昏庸道光帝和无耻小人琦善的卖力演出

琦善是妥协派的骨干,看着心急如焚的道光帝,知道该他表现的时刻来到了,琦善向道光提议:

“英国所不满的只是林则徐一人,只要清廷惩治林则徐,所有问题都可解决。”

本来道光帝就有这种意思,但是禁烟是自己下诣叫林则徐查办的,冒然翻脸似乎太卑鄙了一点,琦善的这番话简直烫贴到了心坎里。刚巧这时林则徐上书痛陈禁烟之利害,乃是正义之举,道光马上大骂林则徐一派胡言,趁机下旨革了林则徐的钦差大臣职务,降为四品卿衔,速赴浙江镇海听候谕旨。

(琦善)

接下来接替的自然是新任钦差琦善了,新任钦差意气风发,派出道光的族侄奕山率军与英军在广州交战,谁知道妥妥地吃了败仗。为了开脱罪责,琦善开始造谣英方不愿意议和,是他们恨之入骨的林则徐还在活蹦乱跳。琦善的意思就是必须要再次惩办林则徐,战争才会平息。 于是,道光帝再次下旨,革去林则徐“四品卿衔”之职, “从重发往新疆伊犁,效力赎罪。”

革除了林则徐,清朝马上和英方进行了议和谈判。接下来就搞笑了,战败者弱势,以琦善为代表的清朝在谈判桌上下不了面子大出血,这边英方狼子野心,志不在林则徐,柿子好不好捏也试过了,自然是狮子大开口,导致最终议和谈不拢,只能靠用战争来解决。

1841年1月7日,英军向广东虎门发起进攻,镇守虎门的清军提督关天培寡不敌众,加上琦善又拒绝增援,最后关天培战死沙场,壮烈殉国。 这时侯谈判重新开始,琦善与英军签订屈辱的《穿鼻草约》:

“清朝割让香港、赔偿600万银元给英方,恢复广州贸易”

琦善当然没这么大权力作主,他得修书请示道光帝。但是,无耻的英方却故意曲解了琦善的意思,马上派兵占领了香港,“坐实”了这个条约。道光帝雷霆大怒,责问琦善办事不力,势心遗臭万年,于是下旨将琦善“革职锁拿,家产即行查抄入官”。

相继革了一个背锅的林则徐,一个罪有应得的琦善,并没有给清朝带来运气和勇气,最终这次鸦片战争以英帝国的胜利而告终,清朝被迫和英方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至清朝灭亡。

林则徐于1841年7月前往新疆,途中免不了为国家命运而唏嘘,愤恨之中还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激励诗句。他一生为官40年,忧国忧民之心始终如一日,加上后来在伊梨的三年流放生涯,导致落下了一身病根。1850年,林则徐再受清廷重用,应召抱病前往广西平叛太平天国,就在途经广东潮州普宁时,疝气发作伴着连续腹泻,加上沿途风尘仆仆舟车劳顿,彻底耗尽了他的生命力,最后医治无效客死异乡,享年66岁。

林则徐虎门销烟简介

十九世纪前期,英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的不利局面,把鸦片走私到中国,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危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道光帝派林则徐禁烟。1839年6月林则徐把没收来的鸦片全部在虎门海滩销毁,维护中国的尊严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