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四时田园杂兴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这首诗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2-10 15:04:36 浏览17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这首诗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范成大(南宋)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首田园诗语言平白、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乡村生活气息,是陶冶情操的好教材。诗人采用了对偶的写法,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再现乡村夏季忙碌、和谐的意境,让我们感受到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

前两句写乡村男耕女织,日夜辛劳,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后两句生动地描写了农村儿童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的情景,流露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男耕女织的生活人人向往。虽然辛苦,但是快乐,回到家,看到妻儿各做着各的事情,那种温馨,使劳动的疲倦、劳累一扫而光,这种快乐与满足就是从劳动中得到的呀!

我最喜欢这一句“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读着这样的诗句,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群天真、淳朴的孩童,围聚在绿树浓阴下,用小钉耙挖洞、埋籽、盖土,俨然种田行家的模样,可爱至极。让我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生活。诗中一个“学”字,儿童情态毕现。他们玩着、闹着,还不懂得从事耕织的意义。但“兵家儿早识刀枪”,农村的孩子对农业生产劳动耳濡目染,可谓无师自通。他们的游戏自然常以劳动为模仿对象。这一成功的侧面写法,透出了田家的勤朴之风。

不光村子里的男男女女各尽所能,做着分内事,就连那小孩也学着种瓜。父母勤劳的品质感染了村庄的孙童,小孩也喜欢上了劳动。村庄儿女日夜劳作虽然繁忙、辛劳,但,是快乐的,孩子虽然不懂耕织,却爱学做农活,也是快乐的。这样和谐、恬适的劳动场面感染了诗人,让他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爱上了这里勤劳朴实的人们,更爱上了这温馨美好的田园生活。

这种恬静美好的田园生活从不过时,也是我一直的向往。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后两句表现了什么该怎么赏析

因为我国在古代以农立国,自然也就少不了,反映农村生活的诗歌。四时田园杂兴;出自宋朝诗人范成大之手。范成大属于擅长田园之类诗歌,自然也就形成一种流派。就如同李清照擅长情感,王昌龄擅长边塞军情的意思一样。下面我们有必要,先弄清;

何为四时田园杂兴?

四时乃代表,春夏秋冬四季。田园杂兴?代表繁杂的农村生活。也代表着诗人随笔,随感的意思。下面请看整首诗。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解释;耘田;代表锄草,除去田间杂草。绩麻;代表将麻线搓成麻绳。各当家;就是名自立门户,过日子的意思。童孙;在这里指的是小孩子们。未解;就是不懂。供;就是一起参加的意思。傍;靠近桑阴的意思。

昼出耘田夜绩麻。我们白天下地锄草,晚上还要纺麻,搓绳纳鞋底。

村庄儿女各当家。村民各自辛勤劳做,各自管理自家的事情。

童孙未解供耕织。小孩子们不懂,大人们所做的,耕田织布的事情。

也傍桑阴学种瓜。小孩子们忙不上大人的忙,就跑到桑树底下,也学大人们的样子,开始学种瓜。

小结

这后两他表现出来的是;小孩子们不懂,大人们所做耕田织布事情。才学着大人们的样子,在桑阴里学种瓜。也反映出小孩子们的好奇,好学的心。也正如,宋朝诗人翁卷所作的《乡村四月》一样,在我们农村生活中,没有闲人。请看!

绿滿山原白滿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你看这上两句;山坡上绿意盎然,稻田里波光粼粼。杜鹃鸟声声啼叫,天空中细雨蒙蒙。

后两句则表明;在乡村的四月里,没有闲着的人,大家忙完了养蚕,又赶紧去稻田插秧。

结束语

反映乡村生活的诗句,还有很多很多。可畏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有各的表述和内容,各有各的特点。我们不但是了解诗的内容,还要了解诗人的境界。

以上我的回答,希望题主喜欢。同时也谢谢系统邀请!

田园四时杂兴其31表达了什么

我是亦文人文,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帮助。

《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晚年的作品,共六十首,诗如其名,均为田园诗,其质量之高,被钱钟书誉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第三十一首可称为这系列组诗的代表作。下面,我们来看看这首诗的内容。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01

文本分析:田园生活的优美画卷,人生代代的繁衍传承

本诗的描写方式质朴平实,用字简单准确,用平淡的描述,写出了清新隽永的风骨。

  •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

寥寥七字,概括了农家一天的忙碌劳作,从朝至暮,辛勤耕织。在写法上,诗人以一早一晚两个点的介绍,便突出和连缀了农家一天的辛劳,读来仿佛眼前闪过了一组蒙太奇式的镜头,操劳之状,跃然纸上。

  • 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

次句为前一句的概括和提升,昼夜辛劳的主体是“村庄儿女”,即农家青年男女。“各当家”三字,则明确了他们在农家生产生活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做此诗时,诗人已是晚年,他欣喜地看到后辈青年已经成长,甚至成熟。

前半首诗描述了农家的辛劳生活,也描述了青年一代已成为主角,生活的重担,由父辈身上逐渐交托到他们肩头。但作者对劳苦生活的描写,不见哀戚,没有同情,而是清新刚健、质朴健康的。毕竟,辛劳是生活最大的特质,但有了瓜瓞绵绵的传递,生活的辛劳便有了令人欣喜、甚至令人尊敬的意义。

  • 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

第三句的描写,转到了“童孙”一辈,还在幼年的孩子,尚不明白如何耕种纺织。本句的重点,已经由第二代人转到了第三代人,农业社会的传统,以儿孙满堂、子子孙孙无穷匮为莫大的幸福,村庄儿女之后又有童孙,人生代代无穷已的欣慰,正洋溢在诗人笔端。

  • 尾句:也傍桑阴学种瓜

孩子受父母的影响,虽然不解耕织,但耳濡目染,也对劳动有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的游戏内容,便是生活日常的模仿和父辈劳作的再现。

后半首诗是对农家儿童天真情状的描写。他们受父辈的影响,玩着耕种的游戏,这其实是对以后人生的预演和规划,在村庄儿女忙碌的身影中,叠加了童孙一辈内容相衬的描写,使全诗意境浑然、勾连不断,余味悠长。

全诗通过对农家青年和儿童的描述,描画了一幅田园图景,既有辛勤的劳作,也有天然的童趣,运笔流畅,用字朴实自然,在平实简单的记录之中,雅趣天成。

一般涉及农村农民的诗篇,其立意往往是同情其辛苦,或慨叹其艰难,诗中的农民,也往往是反衬苛政、兵燹等吟咏对象的道具或诗人博大善良胸襟的注脚。而本诗中,他们变成了真正的主角,变成了歌咏赞颂的对象。是辛劳勤恳的生活方式的诠释者,更是乐观坚强的生活态度的传承者。

02

诗意引申:与众不同的田园诗,清新雅致的沧桑感

说这首诗与众不同,在于描写重点的不同和诗中人物的不同。

  • 描写重点:名为田园,实亦田园

所谓的田园诗,顾名思义,写的是田园生活。但十有八九,都是借田园生活显示诗人恬淡疏朴的情致心态,和淡泊隐逸的生活态度,换言之,借田园言志,借田园抒情,田园是宾而不是主。

但这首诗所写,却恰是是对田园生活的书写和情景再现,此处,田园已不是自我展示的工具,而是实实在在的主体,是诗人自己的生活。在《红楼梦》里,富家少奶奶自称“稻香老农”,但不稼不穑;这首诗中,作者并未躬耕陇亩,可瓜果之香,泥土之气,耕织之忙,苦中之乐,早已透过字纸,弥散在空气中。

  • 描写人物:名为儿孙,实亦儿孙

古代的知识分子统称为“士”,虽然有的通达有的落魄,但在其内心深处,早把自己定位成了上等人,如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所以诗中出现的农人蚕妇,都是被同情的对象,其状之哀,其情之悯,固然令人动容,可动容之余,作者读者都清醒地认识到,那是“他们”,而非“我们”,其实大家的情感并不相通。故此类诗的眼光往往是俯视的,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写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绅,生活之奢侈,足以“断尽江南刺史肠”了。

但这首诗的视角是平视的。诗人在其中描写的清新刚健、勤劳可爱的农民形象,是诗的主人,他们苦而不悲,累而弥乐,以自己的付出去对接生活的美好。在苛政兵祸之余,我们通过此诗看到的鲜活形象,可能更接近古代劳动人民的真实。

而他们笑对生活的态度,不但令我们感动,也让诗人动容,仿佛农家老翁,乘凉树下,慈爱地看着儿孙,那其中满溢的,正是自己童年青年时的影子。

在清新雅致背后,诗人也在其中灌注了世事沧桑。

无论是诗中对人物的称呼,还是联系这一组诗的写作背景,都可知此时的范成大,已步入晚年。他为官半世,多历艰危,此时致仕闲居。少年时的光影,早化为心底的微澜;田园的时光,在他心中则是对半生劳碌的最好告慰。

归园田后,诗人的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可人到暮年,当年未解耕织的童孙,如今已是当家的村庄儿女,不由人顿生“人世有代谢”之感。不过作者的沧桑,并非对时光的感叹,也不是无聊的闲愁散恨,更多地是对自然规律的服从敬畏,以及对后辈儿孙的嘉许。当青春不再,闲居乡野,看孩子们的成长,让沧桑变化,化作眼角的皱纹和脸上的微笑,未始不是一种幸福。

03

人文对照:作为诗人的范成大

范成大是南宋名臣。他为官颇有政绩,既有当朝的令誉,又有死后的哀荣,更有后人的推崇,相当不易。而在当时,南宋朝廷已向金国称臣,他出使金国,历经折辱威胁,仍然不卑不亢,终能不辱使命而还,也是为后人所称道的壮举。但作为诗人的范成大则更加著名,作为“南宋四大家”之一,他对后世的影响甚为深远。

与他齐名的杨万里评价他说:

大篇决流,短章敛芒;缛而不酿,缩而不僒。清新妩媚,奄有鲍谢;奔逸隽伟,穷追太白。求其支字之陈陈,一唱之呜呜,不可得世。

很多时候,诗是诗人当时内心的反映和写照。作为诗人和官员的范成大,其思想不可能不渗入诗中。每个人都是一个矛盾体,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造就了生活中的痛苦与欢乐。

而生在一个破缺屈辱的时代,自小受“学优登仕”的思想教育,并通过努力与天赋成为士人中的佼佼者,这本应是他一生之中最大的幸事。但真的“为官一任”之后,深受战与和争议,尤其是出使金国,亲临北方沦陷区,他对中原人民遭受苦难的感触,一定比其他文人更加深刻。比如下面这首《州桥》:

南望朱雀门,北望宣德楼,皆旧御路也。
州桥南北是天街,
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
“几时真有六军来?

可是诗人的咏叹替代不了父老的悲鸣。他只能在自己的能力之内做到最好,不辱使命便是他的极致。而从其一生言行来看,类似于《州桥》这种出使金国时写作的纪行诗,实际与李绅等人的悯农诗本质相同,都是“不平则鸣”的作品,同情心有之,但要说落实到行动中,对不良现状加以改变,诗人绝无此意。若由此而将其归入“主战派”,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范成大本人的不负责任。

从范成大的一生言行及政见来看,他对当时“主战”、“主和”的争议并未发声,反而在内政的处理中有声有色。

范成大多次出任地方官员,其政绩的主要体现在于调整赋税、兴修水利、赈灾济贫,在以农业社会为主的时代,这些政策,确实是改善民生、安定秩序的良药。作为接触社会、体验社会的知识分子,他对民生疾苦的描写和反映,其实是继承了儒家学派一贯的人文关怀精神。

夜坐有感
静夜家家闭户眠,
满城风雨骤寒天。
号呼卖卜谁家子,
想欠明朝粜米钱!

但对现实的批判和对北方沦陷区人民的同情,如出一辙。诗人只是在风雨寒夜,深坐家中,闻啼饥号寒之声,心有所感。说到底,是《黍离》之叹,是“苛政猛于虎”之感,是学养和职业的驱使。他本人则不能也不会有感同身受的觉悟,顶多算是“于我心有戚戚焉”,毕竟,人的苦乐是不相通的。

作为官员的范成大,心中始终有个田园梦。

范成大的身体其实一直不好,或许是因为健康原因,或许是因为起了同乡张翰的“秋风莼鲈之思”,他的晚年,一直在“致仕—起任—致仕”的矛盾纠结中度过。其中致仕最长的一次达十年之久,闲居于家乡附近的石湖,心愿得偿,逐渐老去的范成大却重新焕发了艺术青春,他最为著名的《四时田园杂兴》便做于此时。

前文已述,这是一组与众不同的田园诗,其间不见矫情的隐逸,也没有职业的同情,更多地是感同身受的闲适和清新平易的描述,或许,这才是真正的田园诗。

1193年,或许是知道大限将至,病中的范成大编完了自己的诗文集,并向杨万里求序。未及病逝,葬于家乡。风景秀丽的苏州,一定能安抚这位大诗人的灵魂。

04

结语:万丈豪情,梦里田园

范成大是一个成功的官员,和一个更成功的诗人。他出使金国,不辱使命;他多地为官,政通人和,此时作为官员的范成大,诗文已天下闻名,其中也不乏现世关怀和有真情实感的佳作,但写就这些作品的诗人,是以马上轿上的视角,俯视悲苦的芸芸众生,并予以适当的同情。

可当他闲居田园之际,真正在平地上观察乡亲与他们的生活,诗中的同情则变成了闲雅的意趣和盎然的生机。在那个时代,哪里都有饥寒交迫,但无论什么时代,哪里也都有儿女情长。

能够俯下身来,亲身体会不同层次人的际遇,感触他们的真实的悲欢离合,当此之时,虽然是旁观,但比同情更为可贵,故此,这个时候的范成大,也更加可亲可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