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远 认知 心理学 思考 行为

明远教育:认知行为心理学ABC理论的思考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24 03:02:02 浏览9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一、概念

ABC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ELLIS在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情绪调节法。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后产生的信念;C是指特定情境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后果。人不是被事情困扰,而是被他们对事情的态度看法困扰。

ELLIS把不合理信念分为3类,一类对自己的命令、二类对别人的命令、三类对世界与生活的命令。通常可以用“必须”或“应该”这两个词加以概括。ELLIS认为这种不合理信念具有:1不合理的信念: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糟糕至极;2完美主义和刻板的生活态度的人格特征。

积极完美主义有渐进性,是在不断的完善的。积极完美主义有主次之分,积极完美主义勇于接受建议。消极完美主义缺乏渐进性特点,缺乏承受失败的态度。

B分为有条件的必须和无条件的必须。ELLIS认为B是一种人思考,后来认为B里有情绪,带有相对合理性。

A—B—C—D—E治疗法:D矫治:侦查不合理信念,分辨合理与不合理信念和不合理信念辩论。E效果:发展出一种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并指导生活,并给来访者带来好的感觉和享受。

二、自己的理解

我理解ABC理论是针对某一个,某一类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个理论模型非常适用于当下和现在问题诱发的情绪问题。不像动力学派的咨询需要收集来访的童年信息和历史发展背景,而是针对当前发生的事件对来访的不合理信念进行工作。这样工作模型在某些情境下我们不必非要收集很多的信息才能对来访者进行工作。比如说针对就是想解决特定问题的来访者,或者客观条件没有办法做长期咨询的来访。动力学心理咨询短程焦点治疗也需要20次及以上,更不要说中长期的动力性治疗。我理解ELLIS的ABC理论适用于社会功能正常的,因为某个触发事件对自己以往情绪唤醒的来访。即神经症以上水平的来访者,他们很想解决一个问题并急于当前的困境。

我在咨询过程中发现一些来访者的情绪问题是由于外在环境的巨大变化导致形成的压力,从而来访者的心理弹性和调节能力下降。我会给他们一个假设如果在正常的情况下你遇到这件事的反应是什么呢?现在你的情绪反应如此大和这个件事本身的关系有多大呢?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你没有原来的心理调节能力呢?这些都是一步一步的引导来访者向内看,内观自己的思维,情绪。在实际的咨询中能够做动力学治疗的或者说有动力学头脑的来访并不多,这里有很多原因。这个时候从认知层面引导来访去思考理解自己的思维和情绪是让来访停下不在向外求索的第一步。大多数来访者都会在这些引导下去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己的情绪问题,是环境变化呢?还是发生了应激事件导致的呢?还是自己固有的不合理信念呢?还是这是自己过去成长过程中卡在哪里的某一个情节?

展开全文

在发现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后才好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去帮助他们。首先来访能够来到咨询师一定是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一个方法去解决这些才会找到我们。我们会用自己专业能力去识别这些问题。其实我理解能够找到来访隐藏的不合理信念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了,下面就是用合理的信念来代替这些不合理信念。在我咨询的过程中我更倾向用与来访的关系即此时此刻的来修正来访的不合理信念,当然在发现不合理信念时我也会给来访灌输相对合理信念,等待与来访的关系和时机合适我会用动力学派的移情与反移情来修正来访的不合理信念。让来访重新内化一个好客体,允许自己不是那么努力,不是那么追求成功,不是那么严苛也可以被一个客体爱,被关心。更多的情况下是第一次咨询的时候,来访都是急于要一个答案。这个时候运用认知方面的技术是很好用的,在咨询一半的时候大部分来访都能慢下来去思考,这时候他们就可以使用他们心智化的能力,当他们开始使用心智化的时候咨询师就可以很悠闲的贴着来访的感受开始工作了。

三、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ABC理论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其实就更加广泛了,在身边的亲人、朋友、同事遇到困难的时候,如何去帮他们解决当下的问题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工具。因为我们这些人的关系都比较亲近,如果直接指出这个问题是由于个体的童年创伤导致的情节或者是一个性格缺陷或者是一些触及他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都是不太合适的,我们跟周围的人都需要保持一种边界感,一个适当的距离。这也是对我们自己一个保护,所以我个人觉得ABC理论的应用真的很广泛。下面我举一些例来说明:

与同事在工作中对待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观点,这个时候怎么办?如果一个项目上的或者一个业务要如何开展一个小团队里有几个人,总会有想法不一样的观点出现。哪怕做决定的就是项目经理也不见得他的决策大家都能够同意。我觉得可以适当的去用ABC理论,在一个更高的层面理性的去看待一个问题。可以召集大家开会头脑风暴,然后借用ABC理论与之辩论,要有理有据,取得团体的认可。这样一个团体就不会因为某个人的自己的议题就要被迫改变的前进的方向。大家在辩论的过程中也会学习和成长。

在教育孩子方面也可以用ABC理论,关于子女教育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能用ABC理论的前提是家庭成员在一个比较开放的心理状态下,有很多时候我们争论的教育问题其实都是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问题、我们内心的期望及从我们自己身上不愿意接纳及分裂出去的哪部分。这些议题对父母或养育者都非常非常敏感,适当的使用ABC理论能够帮助家庭里的成员从一个比较偏激的状态进入一个相对合理的对孩子的要求上。这样孩子成长起来后也会使用这样一种理性的观念去理解当下的遇到的问题。

与自己伴侣或亲密关系里使用ABC理论,亲密关系最能照见人性也是一个非常紧密的关系。特别是作为一名学习了心理学的伴侣就格外需要修炼不要去指出对方身上的弱点,探索伴侣内心问题不会让我们婚姻和关系变好,只能更加重自己的烦恼,不是吗?但是我们学了心理学遇到对方出现困扰的时候如何去帮助他呢?合理情绪疗法是一个非常适用的工具,即不用去触发对方的童年发展历史也不用指出对方的问题在哪里,只是发现对方的不合理信念与这个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就可以。如果说你的另一半大多数情况下连这个不合理信念的辩论都承受不了,哪我觉得这个人有点人格障碍了,真的是需要需求专业帮助了。

以上三个举例是我从社会关系、亲子关系和亲密关系的角度去应用ABC理论的说明。

四、总结

我理解的 ABC理论不只是可以应用到心理治疗中,在生活中可以有更广泛的使用,也可以作为一种情绪调节的工具,当自己遇到情绪困扰的时候进行自我救助。所以我理解老师让我们写这个小论文的意义是通过学习这一个认知行为学的理论,要去思考如何应用,理论适用的场景和范围,以及这一个理论的好处和缺陷等诸多方面,然后进行探讨。我们通过这一个理论方法要怎么结合生活去练习它如何落地。

我也认为这个ABC理论使用要一些前提条件:第一人格条件要神经症以上的人群,而且在对方情绪相对不是很激烈的情况下。因为使用这个理论必定要指出对方的不合理信念及想法。这样做对于自恋型和偏执型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他们不会用一个正常的心态去看待我们指出的问题,更不会去思考他们的这个困扰是否真的合理。第二个前提条件是我们能跟对方建立一些正向关系。这两个前提条件下就可以使用这个理论。而且我还建议可以把这个理论推广给身边的人,因为本身这个理论比较简单而且很容易上手。当他们自己遇到问题的时候就可以用这个理论调节自己的情绪。

最后,本人对这个理论没有特别深入的研究,也不知道是否有不妥当的地方,如果发现这里有不合适或者有问题的地方请提出来,我会修正自己的观点,以便我以后更好的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