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国荣 宠爱 依然

走了20年 依然“宠爱”张国荣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5-02 02:54:05 浏览13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又是人间四月天

办纪念展、举行音乐会

走了20年

依然“宠爱”张国荣

本报记者 陈宇浩

3月24日,《时间的蔷薇·张国荣二十周年纪念展》在上海拉开大幕。

4月1日,《继续宠爱·二十年·音乐会》在香港红磡唱响。

一切都在提醒着,张国荣已经离开我们二十年了。

追忆二十载,但大家对他的思念,并未安于涓细绵长,反倒像突然找到了一个缺口,喷薄而出。

当张国荣已经成为流行文化的一种符号,我们想问,为什么公众要一次次地去追念他?

在娱乐方式还相对单一的上世纪,无论作为演员还是歌手的张国荣,都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长。大家留恋张国荣,也是在留恋经典,留恋封存了太多美好记忆的那个年代。这是一种情感投射。

如今的娱乐圈,一个晚上就能“生产”出一堆所谓的明星,时间甚至来不及检验他们是一时幸运还是真正强大。但张国荣那个时代,是真正“明星有作品”的时代,他也靠一部部作品的积累,最终把自己变成了一件“艺术品”。

散落在全世界的“荣迷”,也一直以各种方式,在缅怀中,延续着哥哥的绝代风华。

这一次,我们走近他们的故事,同样是翻开二十载的“宠爱”侧记。

3月26日,周日,上海四川北路上的乔木刚探出嫩绿的新芽。藏在弄堂和石库门里的“今潮8弄”,比平日里多了几分热闹。

来来往往的人,大多安静而衣着得体,轻声地问路,礼貌地点头示意。他们有着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来自全国各地,把他们聚到一起的纽带,是这场名为《时间的蔷薇》的“张国荣二十周年纪念展”。

上下两层总共1000平方米的展厅里,布满了与张国荣相关的海报、照片、唱片,还有各种珍贵罕见的私人物品。按照展览介绍的说法,希望“综合性地还原张国荣从1977年入行至2003年离世之间,在音乐和电影方面的艺术成就,并牵引出整个香港流行文化的波澜起伏”。

志愿者书娴,遇到进门或离开的人,都会礼貌性地道一声“谢谢”,这更像是“荣迷”之间某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因为“我们布展,他们来看展,大家都是在为哥哥做点事情”。

说话间,外卖小哥提着两大袋咖啡走了进来,里面还放了一张小卡片——“大家辛苦了”。书娴说,自24日开展以来,志愿者们每天都有各种意外的“投喂”,基本都来自无法来到现场的“荣迷”。

展开全文

有人在论坛里如此形容“荣迷”——看起来存在感不强,但需要的时候,他们从不会缺席。

今年46岁的书娴,喜欢了张国荣30多年,从初中第一次听到哥哥的专辑《浪漫》开始,就认定“是他了”。

直到现在,她都记得,自己趴在双卡录音机前,出神地望着转动的卡带孔,听着《无心睡眠》的场景,“从任何角度来看,这首歌放到如今,都不会过时。”她很认真地说。

和内地大批古早的“荣迷”一样,在鸿蒙初开的青葱岁月,刚接受到香港流行文化的冲击,就遇到颜艺俱佳的张国荣,按照书娴的说法,“很难有抵抗力”。

因为翻来覆去听张国荣的歌,初二的书娴已经会讲一口流利的粤语。至于张国荣的专辑,从第一张开始,“一直照单全收”,经由岁月变迁,介质也从卡带到CD再到黑胶。那几年电影《纵横四海》和《霸王别姬》最火的时候,书娴还托人从香港买回了好几张海报。

不过,书娴说,跟一些大神级“荣迷”比起来,自己只是个“小巫”。

这次展览,一位坐标广州的80后“荣迷”,提供了大量的珍贵海报,很多甚至是很少曝光的“孤品”。

不少80后是因为电影作品开始迷上张国荣。以《霸王别姬》为例,这位广州的“荣迷”从全球搜罗了近百张不同国家、不同版本的海报,有一些还是出高价从国外歌迷手中购买得来。

还有一位“荣迷”,“全套无死角”地收藏了张国荣一生所有的音乐专辑,从他1977年第一张EP,到离世后的各种正版纪念碟。像《风继续吹》《风再起时》《浪漫》等经典,更是首版、港版、台版、签名版,“但凡市面上出过的版本,他都有”。

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收藏也许一生都不会停歇。也正因为如此,在得知要办这样一个展之后,不少“荣迷”都愿意把自己的私藏拿出来分享,为致敬张国荣。

一位张国荣生前在上海的好友,拿来了哥哥用过的手机、登机牌,还有给他的手写信,其中一件普拉达的风衣尤其显眼,那是张国荣拍摄《星月童话》时穿过的,后来送给了这位朋友。

“抛开艺人的身份,作为朋友,哥哥也是非常nice的一个人。自己的东西,如果朋友喜欢,他转头就会送给朋友。”书娴说,这些佳话轶事,口口相传,现在年轻一辈的歌迷很多也都知晓。

这次二十周年的展览,更像是一块磁石,重新把散落在日常烟火中的“荣迷”们,重新聚到了一起。

有一天,书娴偶遇一个从门口路过的女士,看上去四五十岁,得知这里在办展,她连忙打起了电话。不一会儿,一位年龄相仿的姐妹就赶来了,原来,两人曾在2000年相约去看过张国荣的“热情”演唱会,“看到她们久别重逢的样子,就觉得做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书娴说。

虽然斯人已逝二十年,但张国荣就是有这样的力量,让大家对他的眷恋,能持续转化成对生活的善意,对友人的珍视,以及对本我的自爱。

镜头拉回到杭州,初春的北山路,人流如织。香格里拉饭店正对面,沿着台阶往下走几步,就是西湖游船的一个码头。

一阵风吹来,湖面层层起皱,蓝江划着161号西湖手摇船,冲破垂柳的倒影,缓缓靠岸。

一看手机,七八个未接来电,“都是来约船的”,45岁的船工蓝江,接手161号西湖手摇船已经七年了,每年临近4月1日,他的手机总会被来自全球的“荣迷”持续占线。

161号西湖手摇船,在“荣迷”们心里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2000年张国荣来杭州的时候,坐的正是这条船。

23年前,张国荣第一次来杭州办演唱会,开唱前夕,提出想去西湖坐船,当时161号的船工,还是沈玉法(如今已退休)。

时至今日,沈师傅都能清晰回忆起当天的每个细节。

2000年9月23日上午,沈师傅和其他船工一起排着队,在码头等游客。等到上午10点,一直没什么客人。有船工打趣,晚上就是张国荣演唱会,大家都看明星去了,谁会来坐船?

没过多久,排在第一位的161号船上,上来三个人,其中一个穿着黑衬衫、白裤子,“非常帅”。另外还有两个同行的人,则上了另一条船。

船还没划到断桥,就被岸上一个卖报的小伙子认了出来,大喊“张国荣,是张国荣!”

沈师傅这才反应过来,一边划一边暗中观察,“哥哥人很瘦,话也很少”,旁边两位摄影师,时不时会给他拍些照片。

一路上,沈师傅就像平常对待其他游客一样,认真地给张国荣介绍西湖美景,哥哥听得很仔细,偶尔还微笑着点点头,“完全没架子,就是看上去有点忧郁。”沈师傅回忆。

因为被越来越多的游客认出,在征得张国荣同意后,沈师傅把船划向了三潭印月,“但在三潭印月,还是有很多人认出了他”。所以在岛上待了20分钟左右,张国荣就重新上船离开了,去了苏堤,最后重新回到上船的码头,全程差不多2个小时左右。

下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