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间故事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漂来佛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7-31 22:48:54 浏览9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1

唐朝年间,桂州城北有一座西山,西山脚下有一座庙,叫庆元寺。

庆元寺依山傍水,风光旖旎。可惜寺庙香火不旺,庙里只有三个僧人。住持叫法明,年过七旬。大徒弟叫乐道,二徒弟叫乐佛,均三十出头。

法明自北方来,他跟徒弟说,自己10岁时为了躲避战乱跟随逃荒的人流来到南方。

每当回首往事,法明泪眼婆娑:“那支逃荒队伍整整有600口人,人们肩挑行囊,扶老携幼,可除了我还活着,其余人都在路上倒下了,包括我的爹娘。”

乐道:“师父,你是怎么捱过来的?”

法明:“举目无亲时,我跳过河,可浮上来了;我跳过崖,可被人救了。冥冥中有个声音告诉我‘往南走吧,那里才有你的活路’。”

乐佛:“师父,那你怎么就当上了庆元寺的住持呢?”

法明:“那天我路过西山脚下时饿晕了,幸被路过的庆元寺高僧看到,将我背回寺里。在饿殍满途的年代,有一个地方让你活了下来,你们还会离开吗?”

乐道和乐佛异口同声:“师父,我们也不会!”

从庆元寺往南走六十里,有一座寺庙叫庆旦寺。寺里有僧人300名,住持叫觉然。

庆旦寺在城南,庆元寺在城北,当地人便叫庆旦寺为南山寺,叫庆元寺为北山寺。两寺虽齐名,生存状况却冰火两重天。相比庆元寺的冷清惨淡,庆旦寺香客众多,香火旺盛,经常有达官贵人光顾,捐钱捐物。

一天,乐道和乐佛下山化缘归来,抖出微薄的收获,问:“师父,为什么南山寺的僧人多却不愁吃穿,北山寺的僧人少却要四处化缘?”

法明:“南山寺的觉然住持有官府背景,而我们是民间寺院,怎么比?俗人才老想着吃喝,出家人心中只有佛。人无论贫富,都可以修行。”

展开全文

乐道和乐佛听了,不再出声。在他们眼里,师父千里逃荒大难不死,必定不是等闲之辈,而他们都是被师父解救的贫苦孩子,也不甘愿平凡。

他们相信,只要跟着师父走,总有一天能达成修行。

2

这年夏天,桂州一带狂下暴雨。庆元寺前的小溪山洪爆发,从上游漂来无数的木头。

黄昏时分,法明、乐道和乐佛在寺前看着眼前滔滔洪水,无限惆怅。

突然,他们不约而同地看到洪流中有金光闪烁,正缓缓地从上游顺流而下。

乐道:“师父,你看!”

乐佛:“你看,师父!”

法明:“我看到了,污浊洪流难掩金光闪闪,莫非这其中有佛祖的旨意?”

法明一挥手,带着两个徒弟直奔溪边,他们想看那金光闪烁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当他们赶到溪边,发着金光的东西也来到了跟前。令人失望的是,那根本不是什么宝物,而是一截木头。

乐道:“师父,是木头!”

乐佛:“是木头,师父!”

法明:“你们都错了,那不是木头,而是佛祖,赶紧把它捞上岸!”

两位徒弟得令,截住木头,七手八脚抬上岸边。那截木头约3米长,却似乎有几百斤重,乐道和乐佛累得气喘吁吁。

过后,师徒三人合力将木头抬回庆元寺。奇怪的是,那截木头虽然泡在洪水里,却没被水浸到。它通体干爽,散发着幽香。

乐道:“师父,把它劈了当柴烧?”

乐佛:“师父,把它劈了做香杆?”

法明:“劈你们个头,你们可知道咱寺里缺什么吗?”

乐道和乐佛异口同声:“缺什么?”

法明:“缺个佛像,这六十多年来我梦寐以求一尊佛像,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材料,如今终于等到了。”

其实,庆元寺也有佛像,但那是一尊又矮又小的泥塑。烟熏火燎久了,佛像浑身粗糙,通体黝黑。

法明:“你们想啊,佛祖都过得不好,咱做僧人的凭什么好过呢?”

乐道和乐佛听了,茅塞顿开。

乐道:“可是师父,佛祖到底什么模样呢?”

法明拂须微笑:“佛主心中坐,心若虔诚佛自生动。”

乐佛:“可是师父,我们没钱请木匠来雕琢佛像。”

法明:“庆元寺有个传统,每一代住持临终前都会将一只木箱子交给继任者。我师父圆寂前也交给我那只木箱子,他千叮万嘱我别轻易打开,现在看来是开箱的时候了。”法明说着从床底捧出一只沉甸甸的木箱。

“莫非里面藏着金银财宝?”乐道和乐佛彼此对视了一眼,赶紧凑上前接过。如果木箱装的是金银财宝,那庆元寺将一夜暴富。

等他们打开木箱一看,顿时泄气了。箱里根本没有金银财宝,只有一把斧头,两把锯子,三把刻刀。

法明:“徒儿别泄气,现在我们可以造佛像了。”

接下来的日子,法明带着乐道和乐佛从早到晚“叮叮当当”雕刻佛像。没米下锅了,他们就分头下山化缘,回来继续雕琢佛像。

时光飞逝,木屑横飞。那尊佛像雕刻成的日子,正好是法明师徒三人从洪水里打捞那截木头的三周年。

那尊佛像不需要鎏金,便自带金色的光芒。当法明师徒三人合力将佛像耸立在庆元寺中时,佛像神采奕奕,光芒万丈。

乐道:“好一尊栩栩如生的佛像!”

乐佛:“好一尊凝眸众生的佛像!”

法明:“如果有一件袈裟给他披上,那才是举世无双!”

乐道:“师父,咱们这么穷,买不起袈裟啊!”

乐佛:“要不我们去化缘一件袈裟?”

法明:“好的袈裟是化缘不来的,我们既不能偷也不能抢更不能骗,只能做到这份上了。阿弥陀佛!”

好在寺里自从有了新佛像,夜晚只需点一根蜡烛,整座庙堂就一片敞亮。法明告诉两个徒弟,说这就是佛光普照。

3

庆元寺新佛像落成后的第三天晚上,桂州知府陈仙做了一个梦。

梦里,一个光着膀子的僧人找到他,双手合十道:“陈知府,你能否借给贫僧一件袈裟?”说完飘然而去。

陈仙醒来,将梦境告诉师爷,并追问梦语是什么意思。

师爷想了想,说:“大人,依小人之见,该不会是您多年来只顾南山寺,忘了北山寺吧?”

“这……你也知道,我跟南山寺的觉然住持是亲戚嘛。”

师爷:“天下寺庙千万座,天下佛祖独一尊。大人如果心怀佛祖,又怎可厚此薄彼呢?再说……”

“再说什么?师爷但说无妨!”

“再说,大人对佛祖都不公正,那老百姓又怎么看待大人呢?他们会服您的管治吗?”

陈仙:“师爷所言极是,我这个桂州知府对待辖境里的两座寺庙确实有偏颇。师爷,我该怎么办呢?”

“梦幻有时是真实的写照。既然僧人在梦里问大人借袈裟,那就送他一件袈裟。成人之美有时就是自我成全。”

“好!立刻派人去集市卖上好的布料做一件袈裟!”

师爷得令,差人办事去了。

经过裁缝师昼夜赶工,三天后袈裟做成。崭新的袈裟光彩夺目。

夜幕降临时,陈仙召来师爷:“不对啊,我并不知道梦里的僧人是谁,袈裟送给谁合适呢?”

师爷:“如果梦真灵验,那个僧人还会来找大人拿袈裟的。”

陈仙:“会吗?袈裟现在哪里?”

师爷:“放心吧,白天我让属下洗袈裟了,此刻就晾在知府门外。”

陈仙点头,赞同师爷办事可靠。然后,两人闲聊了几句,便各自回去休息了。

“大人!不好了,袈裟不见了!”次日天刚亮,师爷急匆匆向陈先禀报。

陈先听了,赶紧派人在桂州城里四处查找,结果一无所获。

“谁会拿走袈裟呢?如果作案的是身怀绝技的强盗,冒死潜入知府后也应该偷走金银珠宝吧。”正当陈仙和师爷百思不得其解时,门外有卫士来报,说在六十里外的北山寺里找到了一件新袈裟。

“北山寺?走,我们去瞧瞧!”陈仙拉着师爷匆匆策马出门。

当他们来到北山寺时,看到一尊金光闪闪的佛像上穿着一件崭新的袈裟。经过仔细丈量和辨认,那正是陈仙定制的袈裟。

陈仙叫卫士押来法明师徒三人,质问:“你们三个和尚,不好好念经,为何要偷我的新袈裟?”

法明听了,赶紧道:“冤枉啊大人,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昨天夜里睡觉前佛像还是光着膀子,今天早上醒来我们才发现他披上了一件新袈裟。”

接着,法明将佛像的发现和雕刻过程一一转述给陈仙。

陈仙听了,连呼不可思议,同时为自己先前做的那个奇梦惊讶不已。

过后,陈仙向北山寺捐钱捐物,将寺庙修葺一新。

渐渐的,北山寺名气越来越大,香客越来越多,香火越来越旺,真正成为与南山寺齐名的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