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平 负荆请罪 知道 世人 很少长平 很少 负荆请罪的故事

世人都知道负荆请罪的故事,但很少人知道长平之战之后廉与蔺两人的结局如何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8-01 02:33:06 浏览10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以胆闻之,诸侯也。—司马迁

《将相和》这个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故事讲的就是廉颇的“败北荆请罪”。它是很多孩子“敢于承认错误、知错就改”的启蒙故事,传承千年而不衰。

遗憾的是世人都知道“败北荆请罪”这一正面典故,但鲜有人注意到长平局之战结束之后,故事中的主人公廉颇和蔺相如结局如何。今天我们来说说这个故事。

西周的覆灭,周礼的瓦解,使历史步入百家争鸣,人才荟萃的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诸雄争锋,春秋五霸风头最盛,晋国是其一支。

韩赵魏三家分晋国之后,即公元前453年的年代进入战国时期,顾名思义,这段时期的国家混战。

最终以秦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一统中原而告终,将相和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

廉颇为赵国将军之一,出色干练,骁勇善战,叱咤风云,曾率赵军征齐国夺阳晋,后受封为上卿,他骁勇善战的美名在各诸侯国家广为流传,换句话说,廉颇这个位置,就是经过了一次又一次铁血之战才被打落。

展开全文

取道晋阳,拜上卿,以胆闻诸侯。

蔺相如是赵国着名政治家和外交家,其兴起来自两件事,也或两大功劳,一是完璧归赵,二是渑池之会。

大家都知道,秦国在商鞅变法和张仪连横一系列政策之后国力强盛,但他们又善用谋略,无所不用其极,在列国争斗之中具有绝对优势,就连“虎狼之国”这个恶名都为许多国家所畏惧。

一次秦王嬴稷看中赵国无价之宝和氏璧,就派人向赵王传话,要以十五个城换和氏璧,十五城换一块玉璧显然是划出来的。

秦昭王闻其名,使人遗书赵王,愿十五城请易璧。

然而赵王君臣上下其手商议后,觉得秦国乃虎狼之国,狡猾凶狠,若将和氏璧交给秦国,秦国到时反悔,城与玉俱失,若不交给秦国也许会以这个理由进攻。

危急时刻宦官缪贤举荐赵王蔺相如携和氏璧入秦。

蔺相如,赵人,曾任赵宦者使、谋贤舍人。

秦国朝堂之上,秦王手持宝玉称赞不已,并将宝玉传与妃子宫女们一同观看,但绝口不提十五城交割之事。

蔺相如以宝玉的缺陷为由请求秦王过掉宝玉,然后马上跑到柱子面前怒骂秦王,称秦王言不对路,若是逼迫他交出玉石,他会用玉石将头砸向柱子。

秦王现场致歉并请人端来地图圈地,蔺相如采取缓兵之计以交接玉需斋戒沐浴为由,遣使暗中持和氏璧自小路返回,“完璧归赵”,蔺相如拜入赵国。

方蔺相如引璧睨柱石,而叱秦左右,势无过刑,而士子或怯。

许多年过去了,秦、赵大战斩数万人,秦王相约赵王到“渑池”这一带谈判此事。秦国势大赵王不愿走,可蔺相如觉得丢不开释,便怂恿赵王表示要陪伴在身边。

开会时秦王扬言赵王要为他击鼓助兴并叫人把事情记下来。对赵国来说是件耻辱,蔺相如不畏艰险逼秦王给赵王擂鼓,连秦王性命都要挟。

故秦王不疑以为击之。

在蔺相如的逼迫下,秦王终于无奈之下敲锣打鼓,事成之后蔺相如还叫人把这件事记录在案,两国都算扯平,蔺相如继续以智慧与秦王周旋。

前面是完璧归赵之事,后面是渑池之会,蔺相如是给赵国挣得不少脸面的人,后来又被委以上卿之职,综合排名比廉颇还高,这件事还造成一个小小的危机。

以相如功,拜上卿,位至廉颇右。

蔺相如靠智勇双全封了侯拜相,但廉颇不同意,自以为领兵打仗靠功劳升迁,蔺相如只是靠一张口夸夸其谈,有什么身份在他之上。

此后,又当众威胁说见到蔺相如就必须侮辱蔺相如。不料,蔺相如闻知此事,主动躲避廉颇的追杀,廉颇还为此沾沾自喜,以为蔺相如害怕他。

对这件事,蔺相如的部下不同意,并询问为何害怕廉颇?蔺相如回答得也很干脆,铿锵有力:

今二虎斗勇,其势未俱生也。我所以为之,以先国之急后私仇。

大概意思是说并不畏惧,本人甚至不畏惧秦国国君,敢于积极捍卫国家尊严,对廉颇更是无所畏惧。

我的做法主要是从全局出发的,秦国之所以怕打赵国,是因为有了文有蔺相如和武有廉颇这两个人的联合国家才有了强盛的可能。

自己若是首先闹冲突,不需要人家打人自己首先就乱了阵脚,这个恰恰是秦国要看出来的,因此出于家国大义而自己避而不谈廉颇。

很快,廉颇得知真相后羞愧万分,于是脱衣背荆条向蔺相如求情,蔺相如并不怪罪廉颇,两人冰释前嫌,自此结为至交。

互相欢娱,乃旄颈之交。

千百年来,人们都把《将相和》作为知错就改、知难而进的范本,那些有些鲁莽却又满腹经纶的将军、老谋深算而又精于隐忍的文臣们,都在短短故事中极其立体形象地呈现给大家,使大家见识到国家栋梁的深刻模式。

世人对于廉颇与蔺相如之认识大多来自以上故事,但鲜有人写下其归宿,从正史记载来看,蔺相如与廉颇一生晚年均未得善终,而蔺相如凄楚,廉颇则更为凄苦。

要想弄明白个究竟,还要从那个时代的背景谈起。

赵国处于中原劲敌环伺之中,秦国强起来年年征三晋,乃赵国西面劲敌,北有燕国,南有楚国,东有齐国亦不素食,皆伺机而动混战欲分高下。

西至秦国,南至魏国,东至齐国,东北至燕国,北至林胡,西汉,东胡。

就拿以上齐国来说吧,他是最忍不住逐渐接近齐赵边界的人了,想要一举攻下赵国。廉颇起兵,却把齐国打得猝不及防,给周围各国以震慑。

握有廉颇这张骁勇好牌,赵王若能用得好,用得巧,多出数城江山虽不行,但做个守成之君来就不成问题了。

可惜赵王命廉颇狂战在外,打遍魏国打遍燕国到处树敌人,关键是赵王仍辨不清大势,为一小小上党郡竟与秦结怨。

今与城市一十七枚币吾国者,此其大利矣。

秦昭襄王长平局四十七年战争爆发后,秦赵之战接连对峙三年,战况焦灼,谁获胜,谁便可成为战国之主。

秦国积数年之力国势强盛,却仍难以在短期内拿下长平局关地区,毕竟赵军一方廉颇常年征战,战略计谋成熟具备一战的实力。

此时秦国以反间计向赵国传谣,说秦国不怕廉颇怕赵括。着名将领赵括与赵奢之子赵括自幼接触兵法,见解独到,连赵奢本人也被其子打得服服贴帖。

赵括自幼习兵,言及兵事,以天下之乐而不为。

这样粮草不济,操之过急的赵王便将廉颇调换过来,利用赵括。不料赵括在纸上谈兵的情况下,在实战中大败而归,赵国终于大败数十万将士投降,为秦国白起所坑。

噩耗传来回到赵国,原本身患重病的蔺相如被激发的口吐鲜血而死,可谓死于无限愁苦之中,终究忠心一生的祖国注定要败亡。

括军败走后,几十万之众便降于秦,被秦悉坑杀。

长平局之战之后,廉颇仕途失意,挚友辞世再感悲痛,但赵王这时亦幡然醒悟。

他复辟廉颇后,廉颇得以复为国战,燕、赵两国为世仇,趁之战危机想捞点好处,不料被廉颇打败。

整体上看,燕赵之战廉颇始终以少胜多维护赵国北方边防稳定。假如故事到此就结束了,廉颇还有一个好下场的话,但遗憾的是廉颇的悲剧才刚刚开始。

廉颇围焉

廉颇时赵王是个什么人物呢?说白了,一点就是他只具备守成之君的本事,但总是想四处惹麻烦,最后连累了全国。

廉颇早年四处征战,七七八的国力消耗殆尽,赵国外交一团糟。

自从蔺相如死后,再无左膀右臂的赵王唯有亲自琢磨周旋外交之道,导致夜以继日,积劳成疾。长平局之战败北更使其损失甚巨,片刻此战后就与世长辞。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赵孝成王死后,儿子赵悼襄王即位,很快在战斗中的廉颇便被新任国王免去军职,乐乘将军接替其将军之职。

二十一年,孝成王薨……使乐承代

由“将相和”故事中可以看出廉颇还是个脾气暴烈的人,觉得被羞辱被排挤就生气,带领亲信军队讨伐乐乘,气急虽出却又相当于与新赵王作对,无可奈何地离开赵国投靠魏国大梁。

廉颇久居大梁,亦被魏王接纳,但因身为赵国人而不被重用。

没有廉颇赵国就像一只待宰羔羊,在和秦国交战时屡战屡败,这时赵王想再次启用廉颇,而廉颇本人则想回母国。

廉颇攻打乐乘,乐乘离去,廉颇亡魏入朝。

其实,赵王确实遣使吊唁廉颇,一是想看其意旨,二是想看廉颇身强力壮,是否也能够大兵征战,战场杀敌。

一个男人的到来打破了这次“君臣同德”的下场,这个男人便是赵国“战神”郭开,这个男人其他能力都不具备,不过若论挑拨离间、蒙蔽听闻,其堪称赵国之首,赵将李牧为其所杀。

郭开和廉颇为仇人关系,后回赵国明显不利于前回赵国,因此郭开秘密收买使者,要其当着赵王的面讲廉颇坏话,消除赵王启用廉颇之心。

赵国使者到魏国时看到廉颇,廉颇正好在吃饭,一顿竟然吃了一斗米及十斤左右的肉。

事成之后,又披甲上马,为使者们表演他们的技艺,其大概含义是反映他们年事已高,仍能能征善战,为国争光。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奈何,这位使者已经被郭开收买,回来后便对赵王说道:“廉颇饭量虽还是不错,但一餐功夫拉屎3次”,他明显地暗示赵王廉颇不可能,从而使赵王消除启用廉颇之意。

廉颇在魏国左等右等的消息始终没有等到,心里也是非常的失落,此时楚国楚王听到廉颇在魏国的消息后,偷偷的派人带着他去楚国当了一方大将。

相比较尚武之风兴盛的赵国来说,楚国人对文艺风更加痴迷,因此将士们的处境和赵军差远了,以至于廉颇在出任楚将之后并无建功之功,也经常暗暗絮叨:

“我使用赵人。”

意思就是说还是赵国军队用得顺手,可惜的是赵国终究没有重新启用他,人生晚年廉颇始终闷闷不乐,最后在抑郁中死在了楚国的寿春,廉颇死的20年后赵国便被秦国灭亡。

反观蔺相如与廉颇两人的人生历程,蔺相如有智有谋,胸怀大义,以上每件事都反映了蔺相如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气魄。

廉颇英勇善战乃一代宗师,虽一时鲁莽却又有一颗知错就改的赤子之心,两人都是赵国历史上璀璨的珍珠。

廉颇与蔺相如虽于数千载之上而卒,悃恒若有所怒。

遗憾的是,在历史潮流中,蔺相如积劳成疾病死,临终前眼见赵国衰落却又束手无策。廉颇功勋卓著,但君王换代之际遭佞臣挤兑,终因客死他乡而无缘归母。

可谓廉颇与蔺相如二人最后的下场无不让人扼腕叹息。您对这个问题有何异议?

参考文献:《史记》